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创作史话

2010-06-02

  五十年代初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家丁斌曾、韩和平初次阅读刘知侠创作的小说《铁道游击队》时,便被它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深深吸引。作为资深的连环画工作者,他们敏锐地发现这是一个创作连环画的绝佳素材,立刻决定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形象化地表现这一故事。他们通过反复阅读原著,对脚本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从中寻找可能在创作中产生的疑难,如人物造型、环境特征、道具等等,并决定深入山东体验生活。刘知侠得知他们要将其小说改编绘制成连环画,非常高兴,特为他们提供很多帮助:为他们介绍了自己的创作过程;细致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亲自研究脚本,提出利于完善改编工作的修改意见;介绍了铁道游击队当年活动的主要地方,提供了如何找到相关队员的重要线索,以便他们能有的放矢地体验生活。

  从1954年开始,丁斌曾和韩和平先后五下山东,深入体味铁道游击队当年战斗、生活的情形。实地体验生活,他们掌握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创作资料,为创作这套连环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1955年他们开始了这项艰巨的创作工作。他们决定采用为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单线白描的形式来表现这部连环画,这一创作手法得到了著名作家峻青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在著名画家程十发的提议启发下,二人还充分借鉴了京剧《三岔口》的武打表现手法,克服了创作中出现的单线不易表现夜间战斗情节的棘手难题。前后通过近十年的潜心创作,这套由董子畏改编脚本,丁斌曾造型创作打铅笔稿,韩和平勾线的连环画,从1955年起陆续和读者见面了。丁斌曾自叙这是他和韩和平花费精力最多,创作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创作这套10册,包含一千多幅画页的连环画时,既十分注意连贯性,又善于变化;在塑造出了个性鲜明、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的同时,还把当地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作品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可以说和原著一样是一部工程浩大的优秀“长篇”。

  这套连环画一上市就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广为流传的热门读物。据当年读者回忆,看这套连环画可以获得十分美好的体验:它气势磅礴、引人入胜,抛开精彩的故事不说,单看画面就很让人沉醉,仿佛在看立体声电影——生动、紧张、扣人心弦。作为经典,这套《铁道游击队》连环画有属于它自己的辉煌:在1963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中获得绘画创作一等奖、文学脚本二等奖。连环画自出版以来,共计再版20次,重印47次,累计印发3652万册,成为中国连环画出版史上再版次数最多、印刷数量最高的现实题材连环画。时至今日,它仍然为连环画爱好者所喜爱,成为现在收藏市场上的宠儿,价值不菲。

  



 
上一篇:1毛3分钱小人书如今涨价到2万元
下一篇:连环画:品相是生命 八品以上才具收藏投资价值

Copyright © 向日葵连环画 All rights reserved.